|
非常貼切的一篇文章,和大家分享〜
被孩子激怒、想開扁的時候,想想這篇文章,或者就會將火氣降下來了!
孩子其實是造就我們最棒的恩師不是嗎?我們怎能打罵他們呢? ~努力悔改中的媽媽~
一般人都認為是母親培養了孩子。 好的母親,培養出了好的孩子;成功人士,更是幼年時有個好的母親。 可是我們有誰想過,是孩子培養了母親?是孩子激發了女人,使其
成為母親?母親因為有了孩子而偉大;沒有孩子,就沒有母親,女人就始終是個女人,
而完不成質的飛躍。
首先,母親的耐心從哪兒來?是孩子沒完沒了的糾纏、沒完沒了的哭鬧、沒完沒了地要人伺候,磨平了母親的驕傲和銳氣、磨平了母親的急躁和憤怒、母親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
而改變,母親就成了最有耐心的人。
母親的細心從哪兒來?是從觀察孩子而來。孩子幼小,不會說話、不會表達、不會照顧
自己、他的一舉一動、一顰一笑、一冷一熱,都需要觀察、需要理解、需要幫助,所以
母親就成了最細心的人。
母親的寬容從哪兒來?是孩子的天性、孩子的特點、孩子的成長,使母親學會了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,而忽略掉了人人都看得見的過失和不足,只看到優點、只欣賞人性、只欣賞生命。不然,怎麼會有「兒子是自己的好」這句?不過,當過母親的人,也都會喜歡所有的孩子,在她們的眼裡,沒有美醜、好壞、乖僻之分。
母親的童心從哪兒來?是孩子讓母親溫習了成長的過程、讓母親回到遙遠而又陌生的
年代、感受到其中的甜蜜與歡快,純真與美好。
母親才會和孩子玩耍,一起來感受人世間美好的點滴,反省自己的冷漠、世故和圓滑。
母親的能幹從哪兒來?是孩子所帶來的無數意料不到的事,讓母親不僅有顆可以應付一切的心,還有著一雙麻利、有力的手,快捷、穩健的腳,溫暖、寬厚的肩。
母親的勇敢從哪兒來?是孩子的弱小,孩子的無助,孩子的依靠,使母親成了一個鬥士。母親不會比孩子怕黑、比孩子怕累、比孩子怕死、不論她以前有多麼嬌氣?多麼脆弱?
多麼膽小?她都會勇敢地擋在孩子的前面,哪怕是面對死亡?
母親的犧牲從哪兒來?是從孩子的需要、生命的召喚,使母親不光在緊要關頭可以犧牲掉自己的生命,還要在每日每夜中,犧牲掉自己的睡眠、自己的胃口、自己的愛好、自己的休閒。
生命都可以犧牲,還有什麼不能犧牲的?所有的這一切,都可以認為是母親的愛的體現,可是,母親的愛從哪兒來?那也只能絕對是孩子,孩子的需要、孩子的依戀,孩子的
給予,教會了母親,怎樣才能使人高興?怎樣才能不會使人失望?怎樣才能為他人著想?
孩子就是純潔的天使,孩子微笑就是鼓勵母親的最好的獎賞。
所有的一切,就形成了母親的牽掛和責任。
不論孩子後來有多成功?年紀有多大?牽掛和責任都是母親終身的職責。這就是孩子,
他培養了出色的母親,永不退色,肩負使命到永遠。
做過母親的人,她就永遠定格在母親的位置,不會再回來了,即使對她父母來說,她還是個女兒,但那也是個有母親胸懷的女兒,有「養兒方知報娘恩」的醒悟,對父母,會像
對待嬰兒,細心而週到。
洗過孩子尿布的人,不會嫌棄癱瘓的老人;吃過孩子剩飯的人,不會拋棄年邁的父母。
這就是責任和愛意。
所以,沒做過母親的女人,她永遠只是個女兒,雖然她也孝敬父母、她也愛別人、
她也敬畏生命,可是,她永遠都生活在母親的光輝裡,她沒有用光輝去照亮別人。
是孩子讓母親有了宗教般的信仰和獻身精神,是孩子教會了母親的一切、是孩子,讓許多母親改變了人生、改掉了毛病,做一個對得起孩子的人。
所以,要想把自己變得像母親一樣偉大和光榮?那就做母親吧,讓孩子來培養你。
《一生的戰役》◎三毛
我一生的悲哀,
並不是要贏得全世界,
而是要請你欣賞我。
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來說,
他們缺少的不是被批評,
而是讚揚。
如何獲得樂觀的心態?
〜用你的行動去影響你的心態
〜不要經常說消極詞語
〜心懷感激
〜學會自我激勵
讚美他人會使別人愉快,更會使自己身心健康。
人生無需求光鮮亮麗,克盡主角的本份在你的戲中綻放光芒,
你才是主角,勿淪落成只是別人戲裡的配角,
在你的戲裡相對,也有其他的主角和配角相互共同演出,
唯有你在戲中,不斷的融入、不斷品味人生的各種角色,
你才會發現你自己在戲中是何等的重要?
你永遠是你戲中的主角,
不斷的學習人生戲碼,你將會找到你的精彩的人生。
不管人生之路是如何?重要的是珍惜人生的際遇,
不管結果是如何?重要的是過程是否精彩有意義?
不論你在什麼時候開始?重要的是開始之後就不要停止!
不論你在什麼時候結束?重要的是結束之後就不要悔恨!
看見別人的優點,學習它、擁有它…
成功十大快樂之本…
瞭解自己為扎根之本;自信自愛為出征之本。
充份準備為取勝之本;廣結善緣為增力之本。
創新研究為省時之本;勇於表現為機會之本。
知書達禮為印象之本;細心聆聽為聰明之本。
保持本色為做人之本;每天努力為發展之本。
生命的意義、價值探討;
樂觀思想的神奇力量,讚賞、肯定及正向思考,
增添正面情緒,讓你我的水桶滿溢;
生命中的每一刻,都在幫你我添加感恩的生命之水;
工作可以換手,職業必須退休,
但人生卻是當下刹那存在體驗所累積成的,
因此永遠只有現在,也永遠只看現在。 |